今年8月🏟,我院202室(新型能源与材料化学研究室)研究人员在德国应用化学会志(Angewandte Chemie Int Ed◽️,影响因子=13.455)发表研究文章🧑🏿🏫🏋🏽,汇报其在锂离子电池材料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。
202室(新型能源与材料化学研究室)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20901046)和“973”项目(2011CB935902)的资助下,开展了磷基负极材料的研究。该室通过材料结构设计方面的创新,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将红磷应用于可逆储锂,并兼顾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,开辟了单质磷在化学储能中的应用👍🏿,所研发出的磷炭复合负极材料具有制备能耗低、成本低🔐、比能量高、安全性好的特点🎷。该材料不仅可用于锂离子电池🧤,还可用于高能钠离子电池💾👬。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得2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,并申报了2项美国发明专利。这是我国首个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锂离子电池材料。